登录成功

温馨提示:自2016年8月19日-9月30日,网站将对绑定QQ账号的用户进行迁移,为避免账号遗失,需要您绑定手机号。

立即绑定

使用塔读客户端,缓存全部章节。

下载客户端,免费福利每日送!

正文卷  第120章 番外之前世(一)

顾云容也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等她恢复意识, 就已经跟眼前这对母子牵系在了一起。

在历经了多日的惶惑之后,她终于接受了这个荒谬的事实。

她的神识与五感跨越了时间与空间,被禁锢到了一枚护身符上。

就她这些时日的观察来看, 这枚护身符主人的母亲是宫里的一位娘娘,姓郦,被封为贤妃。郦氏深得帝宠, 在后宫里风头无两。

如今是贞元二十六年, 皇帝统共有七个儿子, 郦氏四年前才诞下的小皇子便是贞元帝的第七个儿子——郦氏前面还生有一子, 然而落地不多时便薨了, 因此不计序齿。

自从长子早夭之后, 郦氏便镇日惶惶不安, 便是因此,后头才请旨出宫,为儿子求了那枚护身灵符, 祈望能保儿子平安顺遂。

郦氏并非勋贵出身, 不过其父郦文林是朝中德高望重的股肱之臣, 因此郦氏性淑才高,知书识礼, 入宫前便嘉名远播。

不过顾云容觉得贞元帝对郦氏如此偏爱,主要的缘由应当还是她的美貌。郦氏之姿, 是一种温柔清丽的美, 观之如饮琼浆, 甘润入心。

但若说皇帝仅仅只爱郦氏的美貌,似乎也不妥。就顾云容所见来看,贞元帝应是动了真情的。

以郦氏圣眷之隆,纵晋升皇贵妃也不足为奇,但郦氏不爱出风头,也不想让旁的宫妃对她嫉恨更甚,这便一再拒绝擢升位分。

贞元帝为免郦氏恼了他,只好按捺着提她位分的心思。然而后来郦氏诞下皇嗣,贞元帝大喜过望,流水似地颁赏犹嫌不够,又赐了郦家爵位。

横竖先前只说不愿提位分,也没说不肯受爵。贞元帝这是绕着圈钻空子。

郦氏知晓此事之际,贞元帝圣旨已下,他本人又亲来解释,巧舌如簧,劝她安心领受,他赐爵于她娘家,也是要为他们的孩子撑腰做脸。郦氏被他说得哑口无言。

贞元帝虽则年已不惑,但仍旧俊逸不凡,想来年轻时亦是临风玉树,风姿华茂。顾云容觉得这个男人是真好,几乎样样俱好,就是有一条,女人太多。

贞元帝大约是真爱郦氏,但却并未因着这份情意就真正做到守身如玉。只是在郦氏入宫之后,往旁处去的次数少了,一月之内能有二十来日宿在郦氏的承乾宫。

不过顾云容转念想,要求皇帝守身如玉简直是天方夜谭,后宫里放着这么些宫妃,皇帝也不可能完全视而不见,毕竟后宫也牵扯着外廷。

而且,好色约莫是多数男人的天性。

顾云容禁不住想起了眼下与她朝夕相伴的七皇子。七皇子殿下的母妃宠冠后宫,贞元帝爱屋及乌,也对这个幺儿偏爱有加。这就难免引来其余诸子的妒忌与不满,尤其是几个年长较多的皇子,顾云容总感觉他们来探望幼弟时,神容都有些不自然。

顾云容很担心这个七皇子也会步他前面那个嫡亲兄长的后尘。郦氏总怀疑她的长子是被人暗害的,这是不无道理的,后宫里头,这些阴私数不胜数。

郦氏其实一直未能从长子夭折的阴霾中缓过来,兼且她自家身子羸弱,便时常缠绵病榻。

贞元帝性极机悟,自然知道郦氏这是心病。他再三劝她抛开心结,不要多想。但收效甚微。

有一回,郦氏再度病倒,贞元帝心疼气恼之下,鲜见地训斥了她一通,说她总是这般,也无法好生照料七哥儿,都道为母则刚,她怎就不能为着七哥儿坚强一些。

出乎顾云容意料的是,郦氏也恼了。

一向最是好脾性的美人竟然揪住皇帝的衣襟,切齿道:“陛下皇子众多,纵夭折个把怕也不觉有甚,但那是我十月怀胎生下的!还在月子里就没了!而且说不得是被哪个害死的,不然好端端的怎会一夕殒命!”

郦氏说到激动处,冷笑连连:“知道我为何迟迟不愿提位分么?我如今只是个妃位便已是整个后宫的活靶子了,若是晋为贵妃、皇贵妃,你那些女人还不吃了我?届时我跟七哥儿怕是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贞元帝看她这样失仪,竟也由着她,只是皱眉道:“你这是什么话,朕难道会眼睁睁看着你们母子被人戕害?你说的那件事,朕一直都在查,倘若当真是后宫里面哪个心思歹毒的下的毒手,朕定严惩不贷!”

郦氏怒道:“但我的孩子已经没了!纵然查出是被人戕害又能如何?杀了她,也换不回我儿的命!”

贞元帝亦恼道:“那你还要怎样?人死不能复生,不断纠缠于此,又有何用?”

郦氏瞬间颓然,跌坐在榻上:“是啊,有何用呢,陛下后宫三千天经地义,我能做的,只是日夜防着,防着陛下的其他女人害我们母子……防住了算命大,防不住便只能认倒霉……”

贞元帝察觉出郦氏的态度很是不对,帮她揩了泪,让她听话些,不要多思多虑。

郦氏喃喃道:“没错,除却大度之外,我还应该听话,应该懂事,我不能无理取闹,我的孩子算什么,皇室的体面、内廷的安稳才最要紧……”说着话,抱过幼子,深深埋头,泪如雨下。

第120章 番外之前世(一)

顾云容当时只觉一股难言的悲凉蔓上心头。这便是后宫女人的命运,即便得帝王真心宠爱,也逃不过诸般明枪暗箭。

皆因帝王后宫三千是千古定理,不容置疑。

郦氏自从与贞元帝置气之后,约莫是悲愤之下伤了元气,大病一场,身体日就衰败。无论太医如何调治,都不见起色。

顾云容心里暗急,郦氏要是有个好歹,七皇子可要如何是好?后宫本就是虎狼之地,若是将七皇子交给旁的后妃抚育,怕是也要早早夭亡。

郦氏身旁的宫人也是这般苦劝,郦氏后头总算是听了进去,为着儿子咬牙振作。

顾云容总算松了口气。

她觉得郦氏应是真心爱过贞元帝的。贞元帝不来时,郦氏一人照料儿子,偶尔也会出神,问宫人陛下今晚去了何处。

顾云容能清楚地听出她语气中的落寞。她实在也不知如何评说贞元帝的作为,也许对一个帝王来说,一月之中绝大多数时候的留宿与一再破例的封赏,已是恩宠如山,意切情深。

怕是连郦氏自己都觉得,若是再求旁的,实在是不知好赖。

郦氏大抵也觉着这么久过去,实在也查不着什么了,渐渐也便不再提起长子了。

顾云容本以为郦氏长子夭折那件事算是揭过了,谁知这日,严贵妃摆了筵席,郦氏赴宴回来便神思恍惚,不上几日便再度病倒。

贞元帝急急召来太医。然而太医诊脉后的说辞与以往一致,贞元帝以为她是又跟先前一样想起了早殇的孩子,心中气她不听劝,也没多留意,只让她好生休养。

郦氏养病期间,皇后冯氏曾来探望。

冯氏一身鸾凤穿花遍地金通袖百子衣,珠玉满头,立在郦氏榻前笑:“妹妹身子可真是娇贵,动不动就染恙。妹妹可要好生养着,我还等着妹妹好起来了,与妹妹谈天呢。这回妹妹不论说什么,我可都不敢责罚妹妹了,妹妹尽可放心。”

冯皇后双眼中满是怨毒的光。

她先前就是借着与郦氏闲谈的由头,将郦氏叫到一旁,以她出言不逊为由,打了她二十大板。

本意是给她个教训,让她知道知道究竟谁才是这后宫的主子,谁知她前面才打了郦氏,贞元帝后面就闻讯赶来了。

贞元帝瞧见郦氏那触目惊心的伤,狂怒之下,竟命人拖她出去杖毙。

她当时连害怕也忘了,只觉震惊。还从未听说哪朝哪代的皇后因着教训宫妃就被杖毙的,皇帝是疯了不成?

所幸她也留了后手,见苗头不对,一早派人去请太后。太后赶到后才及时阻拦了皇帝的意气之举。

皇帝答应饶她一命,却是转而要废后。她与她娘家人并内官外臣苦苦求了几月,眼见着郦氏的伤渐好,皇帝才慢慢消了火气,废后的旨意才算是压了下去。

这件事过去了,冯皇后心里却是过不去。郦氏若是一直这般骑在她头上,将来迟早取而代之,但偏她又不敢在明面上做什么,因此,心中不免更为失衡。

冯皇后眼下这般言辞,不过是在寒碜郦氏。

冯皇后才来不多久,安妃卢氏也到了。

卢氏装模作样地问候郦氏几句,见郦氏不作理会,面色阴沉一瞬,又即刻恢复如常。

待到从承乾宫出来,卢氏随着冯皇后一起去园子里游逛。

冯皇后说起了先前严贵妃摆宴之事。卢氏小声道:“妾身想与娘娘说一桩事……当时妾身私底下找了贤妃,跟她说她那儿子不论是被谁害死的,陛下都不会帮她做主的,那人是她惹不起的主儿,陛下不过是在敷衍她而已。谁成想,她一回去就病了,娘娘说,这事儿要是被陛下知晓,会不会怪罪于我?”

冯皇后转头去看卢氏,半晌,道:“你方才说的甚,本宫可是一字都没听清。”

卢氏一顿,笑了一笑:“妾身什么也没说。”

郦氏的病况迅速恶化,不上三月,已至垂危,药石无灵。

贞元帝日夜守护在旁,目不交睫地亲为照料,却到底无回天之力。

郦氏在连日昏迷之后,忽然醒转,一叠声要见儿子。内侍将七皇子领来,郦氏牢牢抱住儿子,泣不成声,语无伦次交代他往后定要护好自己云云,状似交代后事。

尚且年幼的桓澈不知母亲在说甚,他只是不想让母亲哭,点头应声,又不住安慰母亲不哭。

但他的懂事反而令郦氏越加心酸。郦氏大恸,抱住儿子且哭且说,贞元帝过来也不理。

贞元帝沉默着在一侧立了许久,突然上前硬生生拉开儿子,攥住郦氏柔弱的肩,咬牙问她究竟可曾对他动过真心,为何连看也不看他一眼。

郦氏起先不语,后头听见贞元帝吩咐宫人将儿子带走,挣扎着爬起拦阻,不错眼盯着贞元帝:“陛下所谓真心是甚?是如宫中大多后妃一样,日日盼着陛下驾临宠幸,还是为着争宠与陛下的其他女人们斗得不死不休?”

贞元帝看她眼眶泛红,心里也大致有数了,一时心底又酸又软,正要将她抱在怀里哄一哄,却见她忽然软倒下去。

第120章 番外之前世(一)

桓澈小小的身影跪在母亲榻前,目光扫过满殿恸哭的各色人等,稚嫩的脸上无甚表情,及至瞧见榻上安静躺着的母亲,才现出一抹迷惘之色。

他们说他母亲薨了。

薨了就是死了。

他大致知道死是何意。

没人跟他解释过,但他隐约知道。

他嫡亲的兄长就死了,他从未见过这个只存在于旁人口中的兄长。所以他觉着,死了大抵就是再也不能相见。

他不太明白,母亲明明不久前还抱着他含泪叮咛,为何忽然就薨了。太医说他母亲方才是回光返照,他很是后悔,他方才为何不多跟母亲说说话。

他又一次伸出手轻轻摇晃母亲,试图将母亲唤醒。他不认为母亲死了,母亲面目安详,分明就是平素睡着的模样。

他摇晃半晌,母亲却是毫无反应。

他着急起来,站起身声声呼唤母亲。他挥开一旁上来拉他的内侍,紧拽母亲的手臂,不知何时,嗓音已哑不成调。

他定在榻前,久久不肯离去,最后是他父亲将他硬拽了出去。

又过了半月,他父亲将他母亲的后事安顿好,着人将他叫到了近前。

他父亲拍着他的肩背,哽声道:“你往后便去你祖母宫里住着。”

他抬眼打量父亲时,愣了一愣。才不过半月光景,父亲竟苍老了许久,鬓发如落霜。

父亲似乎想到了什么,沉默半日,拉住他,低叹着自语道:“罢了,你年纪尚幼,没有自保之力,还是不要操之过急的好。”

半年之后,他被他父亲封为衡王,跟他一起封王的还有他六哥,他六哥被封为淮王。

封王之后紧跟着就是出阁讲学。他与几个兄长一起就学,他虽年纪最小,但天资聪颖,常得先生褒奖,他能瞧出,他那几个年长的皇兄并不待见他,尤其是太子,在先生跟父皇夸赞他时,他时常能从太子眼中看出几分讥诮之意。

他父亲历年皆有围猎之习。他母亲故去后,围猎停了三年。如今他父亲稍缓过来一些,便重新安排了南郊狩猎。

只是在他已然筹备妥当时,却有内侍来与他说陛下临时改意,说猎场危险,他年岁尚小,不宜前往,让他留在宫中温书。

他没甚异议。他本也不爱凑热闹,不必跟去倒也正中下怀。

他在折返仁德宫的路上,遇见了六哥身边的伴当刘顺。刘顺让他随他走一趟,说是淮王殿下听说他不去围猎,便也没去,眼下正在钦安殿那边等着他。

桓澈端量刘顺几眼,蓦地后退。

六哥若是临时决定不去,应当是就近从午门入宫,要寻他也是顺路往东北拐去仁德宫,为何要舍近求远跑去宫后苑的钦安殿等他?这根本不合理。

刘顺笑着催了须臾,见他竟是转身就走,脸色陡沉,他倒是没想到这个才几岁大的小皇子脑子这么好使。

他阴恻恻盯着桓澈的背影,朝身后几个内侍打了个手势。

宫里宠妃层出不穷,圣上若是当真如同外面传的那样偏爱这个皇子,就应当立他为储,可如今不过作速封了个亲王,圣意可见一斑。何况他们素日只见陛下大致是一碗水端平的,没瞧见对这个幺儿多么袒护。

不过一个幼年皇子而已,死就死了,圣上说不得过阵子连有过这个孩子都忘了。

桓澈虽已经开始习武,但到底年纪小,气力不逮,身边又只跟着两个内侍,不消片时,便被几个内官堵了嘴掳了去。

他再度醒来时,已被装入了一个斑驳陈旧的木箱。

没有哭闹,他几乎是一息之间就冷静了下来。

他认出这木箱是宫里二十四衙门常用的储物箱。他凝神静听半晌,也没听见外间有什么动静,揣度着兴许是中途出了什么状况,那些内侍临时将他扔进了木箱里,并且不知所踪。

万幸这箱子陈旧,底部有两个小孔洞,正能供他呼吸。

他不知时辰过了多久,但他失踪,至少祖母会派人四处寻他。他方才中了迷药,眼下要做的只是安静待着,等待恢复体力,伺机脱困。

他隐约听见夜鹰鸣叫,估摸着已入夜。

他胆子不算小,然而此刻望着四面黑魆魆的箱壁,一股莫名的惶遽却忽然涌上心头。

不知为甚,他总觉得木箱四壁和上盖下底,都在不断朝他迫近挤压,箱内的空气仿佛已不足以支撑他呼吸,一种被扼住咽喉的窒闷感紧紧攫住他。

越是告诉自己不要去想,越是抑制不住地想。

天旋地转,死亡似近。

他闭上眼睛,眼前全是他母亲入殓那天他瞧见的情形。苍白的脸,僵冷的尸身,满目的缟素。

他遽然觉得自己身处的不是一口箱子,而是一副棺榇,一副会活生生闷死他的棺榇。

他竭力以身体撞击,他拼尽全力呼喊,却是一毫无用。

暗无天日,求助无门。

他开始呼吸艰涩,四肢发冷。他下意识捏紧了母亲留给他的那枚护身符,仿佛那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顾云容的神识再度被唤醒。

她并不是时刻都能感知到周遭状况的,尤其是这阵子,偶尔会有一个小女孩的记忆涌入她脑中,那个小女孩也唤作顾云容,她的意识开始模糊,仿佛要与那个小女孩融为一体。但眼下他掏出护身符捏在手里,她便瞬间又清醒过来。

她觉得自己跟个灯神一样。

但灯神有神通,她却连声息也发不出来。

幸亏她的触感十分混沌,她又不是个化形的符精,不然此刻被人攥在手里,还没穿衣裳,她满面涨红,护身符怕是要烫得烧起来了。

顾云容暗暗窘迫,又鄙夷自己胡思乱想,纵然她真是个化形的精怪,一个护身符要什么衣裳?

如果护身符都要穿衣裳,那镯子戒指是不是还要绑头绳戴绢花?

但隐隐被温热环绕的感觉,还是让她极不自在,总觉得自己如今是光着身子躺在旁人手心里,还被反复摩挲。或许不太像灯神,更像个不能显形、不能言语、不会长大的拇指姑娘。

然而她很快就没心思纠缠这些了。

她发现那个攥着她的人开始微微颤抖。

顾云容对于这个幼年失恃的皇子是十分同情的,他不过七八岁的年纪,身处眼下这般状况,其实已经做得极好,但他应当已经被困了许久,恐惧总是难免的。

出于良善之心,顾云容张口想要安慰他,想要告诉他这里还有个人陪着他——如果一缕神识也能算作一个人的话。但她半分声息也发不出。

她焦灼之际,桓澈又将护身符塞回了衣领内。

顾云容感受到隐隐的体温,对着他的衣襟干瞪眼。她要是一直被困在这里,等他长大了,岂不是很尴尬?

顾云容又开始发愁。

桓澈显然并不能感受到一个护身符的忧郁,只将之裹得更紧了些,还顺道拍了拍。

他觉得方才对着护身符默祈母亲庇佑,好似是有些效用的,他如今已经觉着不似先前那样片刻难安了。

他虽则困倦难当,但因着压制不住的惊惧,始终睡不着。倦入骨却睡不着的失眠感煎熬非常,他靠在箱壁上,又下意识地捏住了衣襟内的护身符。

顾云容顿生相依为命之感,认命地被他一遍遍摩挲。

桓澈重见天日,已是次日早。

贞元帝匆匆自南郊回返,甫一瞧见儿子,便紧紧抱住,转回头就冷下脸,命郑宝将一众刁奴带上来,让桓澈一一指认。

面前一排内侍深深埋头,瑟瑟不止。

桓澈指认并大致陈说了事情前后,忽而问道:“父皇,母亲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上一章 查看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