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三百一十一章 未酒的招商策略
卫来在霸都待几天,白天拜访各路朋友,以餐饮界朋友为主,兼顾商贸界的人,比如曾经是对手的永盛商贸。
永盛商贸依然是CRB的经销商,负责经开区南部和庐南县。
还在16年的时候,永盛商贸是元达商贸强劲的对手,而且不在同一量级,当时啤酒销量是元达商贸很多倍,还是真藏实窖的分销商。
时至今日,双方形势逆转。
元达商贸对永盛商贸是弯道超车,啤酒规模远超永盛商贸,白酒方面虽有不如,原酒的销售量,比永盛商贸分销真藏实窖的销量略差,综合实力则是胜出。
永盛商贸老板侯永盛,也是个有野心的人,眼红元达商贸的高速发展,也知道永盛商贸的限制,代理的CRB是固定区域,比他实力强的有很多,虽然经销真藏实窖,有上千万的销售规模,也只是分销商,上面有利一公司压着。
近几年古泉在霸都攻势迅猛,真藏实窖不那么好过,再加上利一的刘光辉有意让儿子刘庆飞接手生意。
那刘庆飞吃喝玩乐是好手,做生意还欠点火候。
刘庆飞最大的问题是傲气太盛,仗着利一公司积攒的身价,近几年在房地产业又获得大量财富,家族资产增加不少,啤酒和白酒生意受到影响,刘家的身家却在增加,刘庆飞更加眼高于顶。
甚至于,有点看不上快消品生意。
产生这种想法后,对事对人的态度有所转变,一方面对CRB、真藏实窖的厂家,没有那么尊重,对下面的分销商更不放在眼里。
侯永盛这种人,给刘光辉面子,却看不上刘庆飞!
不过他知道,真藏实窖与利一公司绑定太深,同领导层有说不清的利益关系,自己继续做真藏实窖,只能在利一公司下面做个分销商,不会有上位的机会。
所以侯永盛一直在寻求破局机会……
都在经开区南部,侯永盛和刘永的关系还行,啤酒和白酒没有合作,八零九零很多饮料是永盛商贸在供货。
生意场么,尤其是做商贸的,没有完全对立的关系。
向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侯永盛知道刘永跟人合作玩原酒,他自己也是刘永的原酒客户,经常买些原酒泡东西或是自己调着玩,对原酒品质非常认可,又从刘永那里得知,这家原酒企业准备布局成品酒,侯永盛意识到是机会。
得知那家酒厂的老板是卫来,侯永盛更是期待。
生意场跟战场差不多,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的敌人!
永盛商贸与卫来曾经是敌人,侯永盛一直关注卫来关于花啤的运作,同那些餐饮店老板相比,侯永盛更能看到卫来的厉害之处,他发现卫来这个人做市场不拘一格,有着点石成金的手段。
未酒有优越的品质,再有厉害的操盘手,未来可期。
只不过,利一公司对分销商管理很严格,明确要求白酒专销,不允许分销商经营其他品牌的白酒。
永盛商贸经销真藏实窖有上千万销量,侯永盛不舍得丢弃。
很纠结……
卫来拜访永盛商贸的时候,受到侯永盛热情接待。
侯永盛领到办公室,感慨地说:“卫总,我是早就听说您的大名,咱们也算是不打不相识,真正见面还是第一次。”
“早听人说卫总年轻帅气,我还不相信,见了才知道名不虚传,卫总比我想象的更年轻,也更帅。”
语气颇为恭维,可见侯永盛的态度。
卫来是潘云刚开车送过来,没有带其他人,却不是空手来的,而是带来几箱酒,三支产品各两箱。
明知对方夸人是恭维,卫来也很开心,爽朗的笑道:“侯总太客气了,您的大名我也早就知道,经开区南部和庐南县快消行业的代表,前年的时候曾经拜访侯总,不巧的是侯总当时不在,今天见到也不晚。”
侯永盛不好意思的摆手:“卫总可别把我捧的太高,我就是做点小生意,可不敢当经开区和庐南县快消行业代表,比我厉害的有不少呢。”
他倒不是客气,事实的确如此。
刚才卫来的话语,着实有些夸张!
霸都经开区与两个县城相邻,一是庐西县,一是庐南县,随着城市建设发展,三地已经没有明确的界限,完全连在一起,所以做生意的人,跨县区是很正常的事。
侯永盛的根基在庐南县,崛起则是在经开区,商贸公司最大的两种生意,CRB啤酒和真藏实窖白酒,主要在经开区南部销售,涉及庐南县只有交界地带很小的区域,其他的饮料生意才是真正的跨区县。
CRB和真藏实窖,在庐南县有独立的经销商,所以限制永盛商贸。
庐南县有几个酒水经销商,无论白酒还是啤酒,规模都比永盛商贸大的多,他们才是快消品行业的代表。
卫来找到永盛商贸,而不是那些更大的酒商,也有特殊原因。
大酒商手上有成熟的产品,找他们做未酒代理商,人家未必看得上没名气的未酒,即使同意代理未酒,也不会有很重要的地位,很容易被玩死。
那种急于发展的二三流酒商,更适合未酒!
永盛商贸便是很好的目标。
侯永盛挺自谦,卫来喜欢他这种态度,吩咐潘云刚搬酒,又跟侯永盛说:“侯总,这次来没有特别的意思,送几箱酒让您品品,也不妨跟侯总直说,未酒现在有招商计划,准备在庐南县招募代理商。”
“关于霸都郊县布局,我们未酒不是很着急,所以侯总不必急于表态,可以在品鉴未酒的产品之后,觉得酒质还行的话,然后观察我们在霸都市区的动作,再考虑是否成为未酒的庐南县经销商。”
卫来不着急的态度,反而令侯永盛更好奇。
以及,担忧……
生怕未酒有很多个目标,自己没有答应,立即找别人操作庐南县。
他急切地问:“卫总,我们在市场上交过手,对您的手段很佩服,八零九零的刘总也是我的朋友,从刘总那里听过未酒。”
“不瞒您说,我挺有兴趣的。”
“只是……未酒的招商政策,我不是很清楚,卫总能否告知?”
侯永盛如此态度,卫来心说这家稳了,他干脆的介绍说:“当然没问题,侯总有兴趣的话,我就介绍下未酒的招商策略。”
“其他要求就不说了,我今天到永盛商贸来,就是认可侯总和永盛商贸,我们的条件并不复杂,现在有三款产品,分别是60元的……”
“招商政策最关键的一环,必须接受未酒的操作模式,厂家主导产品销售政策,经销商负责门店客情建设、铺货、补货、陈列等市场工作,厂家和商家各司其职,不会同意经销商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一点不容商量。”
侯永盛默默点头,似是认同!
他是酒水行业从业者,知道不同的厂商合作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厂家主导,商家只是配送服务,另一种是纯粹的代理制,商家自己决定如何运作销售。
永盛商贸经销的真藏实窖是第二种,却不是侯永盛决定怎么做,而是上面的平台商利一公司,分销商只有认同的份。
魔都的鼎盛酒行,同几家名酒的合作方式,原本也是第二种,由于酒厂管控力强化,目前介于两种之间。
两种模式,各有利弊。
前者要求厂家深度参与,需要投入更多人力,对经销商管理严格,有很多大型酒商不认同这种模式,所以在招商的时候有阻力。
后者厂家参与度较低,平台型的经销商有很大的自主权,问题在于这类经销商容易“拥兵自重”,利用自身资源绑架厂家,甚至对抗厂家的决策。
大型白酒企业,原本有很多第二种类型的经销商,都在向第一种转化!
侯永盛知道卫来是有想法的人,不会招募第二类平台商。
其实从侯永盛的角度看,这种做法好处很多,因为有厂家强有力的管控,市场秩序更加稳定,不容易出现乱价、窜货等行为,利润有保障。
至于很大的自主权?
说实话,侯永盛没想过。
名酒企的大型平台商,不是市场的产物,而是历史遗留,那些酒商大多数当年的省级糖酒公司转型而来,当年垄断名酒代理权,经销范围是全省甚至多个省份,掌握的资源不是普通酒商可比。
失去当年的历史环境,很难再出现大型平台酒商!
时代变了,思路也得跟着变……
卫来继续介绍:“未酒的价格体系,也跟其他酒企不同,我们的标价就是售价,餐饮和流通一个价,不允许加价和降价销售,否则停止供货。”
“经销商的利润,由顺价差产生,超额完成任务量有坎级奖励,可以是现金奖励,也可以作为货款,由经销商自行选择,但是不允许为拿到奖励降价销售,否则不但取消销量奖励,还会处以罚金。”
“我们宁愿少卖酒,也不允许出现价格乱象!”
“促销费用没有直接的返利,主要是产品推广和消费者培育,费用由公司承担,该花的钱不会省,所以经销商的利润有保障,如有亏损也是公司层面。”
“当然,我们禁止一切违规手段套现行为,违规有严厉的处罚,屡教不改的经销商,直接取消经销权,绝不姑息……”
未酒的招商政策将是公开信息,所以卫来没有隐瞒。
在卫来的描述中,未酒对经销商的管理可谓严苛!
然后他又讲到要求:“成为未酒的经销商,涉及酒水赊销,需要一定的资金实力,而且必须有专职业务队伍。”
“我们也知道,未酒目前缺少品牌知名度,愿意代理未酒的商家,资金实力可能达不到要求,所以在市场启动的早期,酒厂会给予一定的支持。”
“支持包括两方面,一是提前解决费用垫付问题,比如市场投入的赠酒,不让经销商垫付费用,酒厂直接发货到商家仓库,二是提供业务队伍薪酬补贴,帮助起步阶段的经销商组建业务队伍。”
“这又涉及到刚才提到的信任问题,未酒信任商家,商家必须对未酒负责,绝不允许出现违规套现的行为,这方面会提前签订协议。”
“不愿意签协议,未酒不会给予支持,或者不同意经销权……”
未酒的条件看似严格,在侯永盛眼中却是诚意满满。
作为守规矩的商家,他不怕厂家管得严,怕的是厂家管的松或者不管,没有稳定的市场秩序,其他商家低价倾斜出货,大家都挣不到钱,那样才可怕。
而且在各大酒企变着花样玩套路的年代,未酒的招商策略如此直白,称得上白酒行业的一股清流。
侯永盛很心动,他会怎么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