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104章 多少有些联系
“伤口处歪歪扭扭的刀痕,说明凶手是第一次杀人,心理素质不是很好。”
“但却是一个细心的人,什么都没有留下。”
“现场的血迹也查了,只有死者的血迹。”
“不过血量并不致死。”
“现场确定是第一现场,这个痕检组的人已经确定了。”李成插嘴道。
“嗯,目前情况就是这样了。”法医点了点头说道。
“二十年前的案子,我接触过,虽然知道的不多,但足够了。”
“两个案子中死者虽然是同样的死法,但是手法略显不同。”
“二十年前的伤口应该是左手造成的,也就是说凶手的左撇子。”
“但现在这个凶手不是,他就是右手。”
“还有就是伤口的齐整程度。”
“就算当年的凶手得了帕金森,也不至于抖成这样。”
“所以此案跟二十年的案子之间的关系,最多是模仿作案。”
“我知道蔺队过来是为了什么。”
“我现在可以很明确的说,不是。”
“跟二十年前的凶手没有任何关系,不是徒弟,不是教出来的新手。”
“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新手。”
“可能是听说了二十年前的案子中的一些事情,所以才如此杀人。”
“当然也可能是你们猜测的那样,知道了某种巫术,然后开始实施。”
“或者就是二十年前的凶手告诉他的。”法医说道。
“啊,对,我已经跟老白说了那个‘百人血’的事情。”李成看着蔺温瑜说道。
蔺温瑜点了点头,上去仔细观察了一遍尸体。
的确跟老白说的一样。
“现在虽然不能证明这个案子跟二十年前的案子有很深入的关系。”
“但至少死者跟二十年前的案子是一样的死法。”
“一样失血过多,一样血液不知所踪。”
“至少目前这个案子跟二十年前的案子有联系。”
“不管是哪种联系,我们都要查出来。”
“已经二十年了,线索需要一点一点的查,案件需要一点一点的还原。”
“这说定就是解开二十年前的那个案子的钥匙。”蔺温瑜说道。
“嗯,你这话说的没错。”
“二十年前的事情先不管如何,这个案子是必须解决的。”
“要是真的可以从这个案子中找到什么线索,那也挺好的。”李成说道。
蔺温瑜点了点头。
“走吧,我们去查案吧。”
“现场什么线索也没有,我们的警员也很头疼。”
“你们来看看,看能不能发现新的线索。”李成说道。
随后就带着蔺温瑜等人去大厅查看案子的资料了。
熟悉了资料后,就投入的调查中。
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一天,大家就在雨中调查了一天,可依旧没有查到什么。
没有目击证人,没有线索。
晚上,小雨渐渐的变成了大雨,下着下着就小了一些。
看着外面不大不小的雨。柯涵感慨的说道:
“你们说,今晚会不会有事发生?”
“凶手会不会出来作案?”
听着柯涵的话,几人都沉默了,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目前还不能将此案跟二十年前的案子联系在一起。”
“但我觉得,应该以二十年前的案子为参考。”
“如果不是连环杀人那最好,但如果真的跟二十年前一样,就...”
“所以我建议加强巡逻。”公孙哲彦说道。
“我赞同。”蔺温瑜说道。
李成想了想,好像是这么个理,不管凶手会不会出来作案,巡逻总是没有错的。
“我马上去安排人巡逻。”李成说道。
随后就转身安排去了。
现在的监控设施比二十年前的要好的多,也多很多。
但也避免不了死角。
十五分钟后,李成安排好了巡逻工作,来到了三人身边。
“已经安排好了。”
“每一条街道上都有两三个人巡逻。”
“两拨人会换班进行巡逻。”
“一直到明天早上七点。”李成一边拉开椅子坐下,一边说道。
“嗯,大家都辛苦了。”蔺温瑜说道。
“行了,时间也不早了,你们也会去歇着吧。”
“明天我们讨论一下,看有没有什么新思路。”李成说道。
......
第二天早上七点。
霞安市警局会议室。
刑侦队的人,以及蔺温瑜三人都在这里,讨论着之后的调查方向。
“大家说你一下昨天的调查吧。”李成说道。
“昨天我询问了案发现场附近的人,几乎每一户人家都去询问过了。”
“都说没有见到什么可疑的人。”
“那个位置比较偏僻,而且都是居民,几乎没有什么监控。”
“只有几个小卖铺中有监控,但并没有什么发现。”
“我怀疑凶手要不就是那块区域居住的人,要不就是之前去过现场。”
“要不然不会对那片区域那么熟悉。”
“所以我还询问了最近这几天的可以人员,但依旧没有什么发现。”一个小警员说道。
“我觉得不是在那里居住的人。”
“谁杀人会在自家门口杀人?”
“那不是让自己被发现的可能增大了吗?”
“我觉得是别处的人。”另一个人说道。
“可能凶手觉得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所以就在自家附近动手呢?”
“毕竟是自己熟悉的地方。”
“他知道哪里有监控,哪里没有监控。”
“他甚至知道哪里会有人路过。”
“这肯定是非常熟悉才能知道。”
“不可能只是观察了几天,或者一段时间就可以知道的。”
“但要是有个陌生人一直在自己家附近转悠,那肯定会引起怀疑。”
“所以我觉得凶手是其他地方的可能性不大。”
“应该就在案发现场附近。”另一个人说道。
“好像有道理。”
“案发现场是在是太偏僻了。”
“几乎没有什么人经过。”
“那天晚上,死者是要抄近路回学校的。”
“根据死者的室友来说,那个网吧他们也去过。”
“回来的时候,也走过那条小巷子,死者带他们走过。”
“我研究了一下,的确是一条近路。”
“如果不清楚那条小巷子的情况,凶手应该不会在那里等一个受害者。”另一个警员说道。